地质所赴辽宁大学调研交流 共探防震减灾新合作

2025年5月12日下午,地质所单新建所长、雷强副所长、任治坤研究员、郭彦双副研究员和科技发展部安艳芬副处长一行5人赴辽宁大学调研交流,旨在深化科研合作,推动防震减灾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理论发展。

调研组一行首先参观了辽宁大学校史馆、场景作用机理实验室和煤矿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控技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了解了学校的深厚历史底蕴,体验了学校文科实验教学前沿理念,聆听了有关煤矿冲击地压、矿震机理、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装备的详细讲解,对辽宁大学以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为导向,贯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一体化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随后,交流座谈会在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院士主持下召开。潘院士对单新建所长一行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并特别提到自己在地质所的学习工作经历,直言地质所三年博士后生涯对其学术发展影响深远。潘院士还介绍了煤矿冲击地压方向的学科研究团队组成情况,以及在相关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

单新建所长回顾了构造物理实验室和地震动力学与强震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亚失稳理论模型从实验室走向野外的主要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他强调,从实验室观测到的亚失稳现象,需要到野外进行验证,从而探寻震前成核过程,深入认识强震孕育规律。矿震作为中等尺度的地震,有可能是连接小尺度实验室研究与大尺度天然地震规律探索的关键切入点,希望双方携手合作,联合开展地震机理研究,进一步推动亚失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矿震机理、矿山形变监测、基岩地温监测、活动构造探查、三维地震构造模型构建等研究方向和一带一路实验室、国家科学野外观测研究站、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的合作事项,开展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在矿震研究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未来可以通过协同攻关,突破现有理论和技术难点,产出更多创新性成果。

此次调研交流为地质所与辽宁大学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均表示后续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致力于防震减灾方法和技术的革新,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推动相关领域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