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碰撞的灾难性破坏——2025年缅甸7.9级地震剖析

在中国地震局缅甸7.9级地震科考指挥部指导下,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徐杜远博士综合前人针对实皆断裂的研究成果与国内外研究团队关于该地震的初步结果,对2025年缅甸7.9级地震进行简要解读。此次缅甸大地震不仅揭示出实皆断裂活跃的地震孕育能力,更为理解大地震力学特征提供了重要案例。本文旨在为读者简要阐释该地震的构造背景、破裂特征及区域影响,以期为地震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1缅甸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

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持续碰撞汇聚,为地震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称其为“地震机器”一点也不为过(图1)。

image.png

图1 缅甸地震的构造背景,图片改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gaing_Fault

缅甸,恰好位于这台“地震机器”的东端(图1)。因此,缅甸地区能量积累速率非常快(图2)。现代GPS测量显示:该地区每年的地壳缩短量能达到几个厘米(约2-5厘米),即几十到一百年就能积累数米的滑动亏损,孕育一个7级左右的大地震。

事实也是如此,这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实皆断裂),在二十世纪以来,已经发生过9次7级以上大地震(图3),这包括:

(1)1906年7.0级大地震;(2)1912年7.5级大地震;(3)1929年7.0级大地震;

(4)1930年7.2级大地震;(5)1930年7.3级大地震;(6)1931年7.6级大地震;

(7)1946年7.7级大地震;(8)1956年7.1级大地震;(9)2025年7.9级大地震。

image.png

图2 缅甸及周边区域地壳缩短速率,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这些大地震在这条断层的不同段落上相继破裂。若未来整条断层被同时“撕裂”,理论上可产生9级以上超强地震。但实皆断裂存在分叉、弯折和阶跃等复杂几何构造,这些天然屏障可有效限制破裂扩展,让其减速或停止,这正是全球罕见超强地震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展布上看,实皆断裂呈近南北走向,延伸约1400公里,其平直的主体结构为地震破裂提供了理想通道(“地震破裂高速路”)。本次震源区曾在1839年发生8级地震(图3),经历近200年能量积累,从能量累计上我们也可以判断,此次发生的7.9级大地震是符合力学规律的。地震学家也早在数年前就提醒该段近期可能会发生大地震。

image.png

图3 实皆断裂历史地震分布,图片改自: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gaing_Fault

2 这次地震有什么特点?

目前,利用地震波进行的反演结果显示(图4与图5):

该地震破裂长度可能约300公里,最大滑动量约6.5米,破裂持续时间约90秒,矩震级为7.7级(Mw 7.7),震源机制解为走滑型破裂。

image.png

图4 2025年缅甸地震最终滑动分布及震源时间函数,图片来源:

https://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us7000pn9s/executive

从破裂方向上看,以震中为参考点,此地震往南破裂的长度约为其往北破裂长度的2-3倍(图5)。为什么会这样?这与历史地震分布相关。北边2012年发生过6.9级(Mw 6.9)地震,已经释放了大量能量,能量积累不过十多年;而南边,上次大地震发生在1929年(Mw 6.6)与1930年(Mw 7.5),距今已经积累近100年的能量(图3)。因此,南边积累的能量远超北边,所以此次地震往南破裂的长度较北边更长。

image.png

图5 2025年缅甸地震运动学反演结果,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张勇教授课题组

根据北京大学张勇教授课题组提供的震源时间函数,进行一点简要的分析(图6)。

震源时间函数在22秒左右出现第一个峰值,这说明破裂扩展在22秒左右到达最北端,此时北段破裂扩展停止,能量释放速率为最高点,即每秒释放的能量达到最大值。到了65秒左右,震源时间函数再次快速降低,这说明破裂传播到达最南端,南段破裂扩展停止,整个断层的破裂滑动进入大减速愈合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整个断层破裂持续时间约65秒,根据破裂长度,估计其平均的破裂速度可能约为3 km/s。

image.png

图6 对震源时间函数进行解读,图片改自:北京大学张勇教授课题组

3 该地震破坏力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实皆断裂带周边人口稠密(图7),因此该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能非常惊人。该地震震中毗邻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这无疑会进一步加重人员伤亡情况。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评估,可能造成数万人伤亡及数百亿美元经济损失。此外,实皆断裂周围也是交通要道(图7),交通干线等基础设施的严重损毁将严重阻碍救援重建工作(图8)。

image.png

图7 缅甸人口密度与交通干线分布,左图来源:

https://www.catholicmyanmar.com/index.php?pg=myanmar,右图来源:https://www.geo-ref.net/en/mmr.htm

image.png

图8 基础设施与建筑物遭到破坏,图片来源:

https://www.emsc-csem.org/Earthquake_information/earthquake_pictures.php?id=1787796

从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烈度图看:烈度超过9度的区域沿断层走向分布,总长度约400公里(图9)。特别是在其大城市,如曼德勒(第二大城市)、内比都(第三大城市)、东吁等人口聚集区,烈度均超过9度。

image.png

图9 缅甸地震烈度分布,图片来源:

https://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us7000pn9s/executive

4 这次地震对我国有何影响?

众所周知,大地震撕裂地壳,会造成区域应力场调整,影响后续地震发生。据作者经验,走滑地震造成的地壳弹性应力加载主要沿断层走向的两端分布。换言之,已破裂段的南北两端,未来地震危险性较大。如图10所示,破裂段南北两端为应力加载区(红色),可能是未来余震多发区域。

值得庆幸的是,一个大地震造成的地壳弹性应力场调整区域通常很难超过其破裂长度。

我国位于其震中北边300多公里外,因此该地震造成的地壳弹性应力场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有限。

然而,在更长时间尺度(如数年到数十年,乃至百年),下地壳与上地幔的粘弹性松弛,造成的应力影响范围会达到数个破裂长度,这可能会显著影响我国云南和藏东南等地区。这些区域未来的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image.png

图10 缅甸地震造成的同震弹性应力场变化,图片来源:

https://temblor.net/earthquake-insights/magnitude-7-7-earthquake-strikes-near-mandalay-myanmar-16724/

5 该地震后,实皆断裂应重点关注的区域

如图10所示,该地震已破裂段南端为应力加载区,并且南端未破裂区域上次大地震发生在1930年,距今已近100年;同时,实皆断裂南段在1930年5月和12月相继发生过两次7级以上大地震(图3),具有同一年接连发生两次大地震的实际案例。

因此,在该7.9级地震后,其破裂区域南端的实皆断裂,地震危险性很高。是否会引发连锁反应,在今年或者近几年再次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这些问题都值得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关注。

 

小结

· 实皆断裂为“地震破裂高速路”,大地震频发。

· 2025年缅甸7.9级地震破裂主要往南扩展,总的破裂长度约300公里,破裂持续时间约90秒。

· 该地震可能造成数万人伤亡,数百亿美元经济损失。

· 我国云南和藏东南等地区,未来数年到数十年的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 该地震破裂区域南端的实皆断裂,大地震危险性高,值得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1] https://temblor.net/earthquake-insights/magnitude-7-7-earthquake-strikes-near-mandalay-myanmar-16724/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gaing_Fault

[3] https://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us7000pn9s/executive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地震动力学与强震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徐杜远博士在缅甸7.9级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在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专家的指导和讨论下完成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