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暨新构造与地震灾害学术研讨会野外研讨圆满完成

2024年5月14-15日,来自国内外的近200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与了中国地震局地质所组织的会后野外研讨交流。此次野外研讨的主题为新构造与地震灾害,野外研讨区域位于帕米尔前陆冲断带与南天山前陆冲断带交会部位,是新疆帕米尔陆内俯冲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点研究区域,也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

此次野外研讨交流的主要内容为:古地震探槽、1985年乌恰Ms7.1地震地表破裂、1902年阿图什M81/4级地震地表破裂、木什活动背斜、明尧勒活动背斜、阿图什活动背斜、科克塔木活动背斜、褶皱陡坎、褶皱相关次级断层陡坎等。经过2天的野外研讨交流,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逆断型历史强震地表破裂、古地震识别证据、弯滑和弯矩断层陡坎形成机理、褶皱陡坎形成过程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被叹为观止的地质现象所折服。


0527.jpg

陈杰研究员正在讲解1985年乌恰Ms7.1地震地表破裂以及构造背景 


image.png

袁兆德副研究员正在讲解古地震探槽

0527c.jpg

李涛研究员正在讲解褶皱陡坎与弯滑断层陡坎形成过程


image.png

人与向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