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构建2017年四川九寨沟Mw6.5级地震滑坡数据库

详细准确的地震滑坡数据对于理解地震滑坡的发生机制、分布模式,开展震区危险性评价与地震滑坡震后演化,甚至理解地震与发震断层的性质等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Mw6.5级地震触发了大量的同震滑坡。震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联合四川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奔赴灾区开展了极震区的滑坡野外考察(图1)。后结合野外调查与震后0.5米分辨率的Geoeye-1影像人工目视解译方法,遵循震前震后影像对比、影像立体覆盖、滑坡空间分布连续、多边形及单体滑坡等解译原则,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田颖颖博士研究生和其导师许冲研究员等建立了这次地震极震区的地震同震滑坡数据库(图2)。结果表明这次地震触发了至少4834处同震滑坡,大多数滑坡类型为中小型崩塌与碎屑流(图1),这是目前记录到数量最多的九寨沟地震触发滑坡成果。这些滑坡主要分布在一个面积约500km2的椭圆形区域内,其优势分布方向与推测发震断裂的走向一致,均为北北西向(图2)。滑坡总面积为9.64 km2,总体积估计为80百万方。面积大于10000m2的滑坡189处。滑坡分布区内,滑坡面密度与点密度分别为2.22%和8.83km-2。


图1典型滑坡野外照片


图2九寨沟地震滑坡数据库及典型区域滑坡解译结果展示

该成果发表在地学杂志Journal of Earth Science上(Yingying Tian, Chong Xu , Siyuan Ma, Xiwei Xu,Shiyuan Wang and He Zhang, 2018.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doi: 10.1007/s12583-018-0869-2)

原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583-018-0869-2

为促进学术交流,需要利用本次九寨沟地震触发滑坡矢量数据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科研或技术人员,可向作者发邮件(xc11111111@126.com)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