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三维模型V2.0+版发布

依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简称地质所)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川滇地区活动断裂三维公共模型与大震危险性研究》(2021YFC300600),地质所联合河海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共同构建了川滇地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主要活动断裂的三维模型V2.0+版本(图1),并于近期在地质所重点研发项目网站发布(https://210.72.25.135/cfm3d/)。

该套三维断裂模型和数据是地质所在“十三五”多个科研项目成果的基础上,对已有断裂结构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再分析,通过多元约束方法和三维构造建模系列技术,基于SKUA-GOCAD软件平台,完成了约160条活动断裂的三维模型研制工作,包括龙门山断裂带(图2)、鲜水河断裂带(图3)、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红河断裂带等主要活动块体边界断裂。同时针对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坝-溪洛渡水库,建立了主要活动断裂三维模型(图4),为该地区强震危险性模拟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


图1. 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三维模型V2.0+透视图(V:H=2:1)


图2. 龙门山2008年5.12汶川8.0级地震三维断裂模型


图3. 鲜水河断裂带主断裂三维结构和模型


图4. 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水库区域三维断裂模型

 

同时,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三维模型,结合最新发布的三维速度精细模型V2.0(中科大姚华建团队,2022),构建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三维统一结构模型(图5),可进一步用来分析深部构造环境和物质属性,并为地震灾害研究提供科技产品。


图5. 川滇地区三维断裂和速度(Vs)结构综合模型(V:H=4:1)


目前,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三维模型,依据地质所正在编制的《活动断裂三维公共模型规范》(征求意见稿),尚需征集专业领域内同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广泛共识,最终给出川滇地区活动断裂的三维公共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