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是一个有着70年发展历史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为骨干的多学科、综合性的社会公益型科学研究机构,是国内唯一的以研究新构造运动和现今地质作用为主的国家级研究所,设有我国地震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运行中国地震局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研究所以地质、地球物理和空间对地观测等技术为基础,以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地震科学领域开展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年代学、构造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流体地球化学、活动火山学、地震灾害学与工程地震学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解决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构造环境与中长期预测、大陆强震机理与大陆动力学、火山喷发和灾害预测、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等重要科学问题,为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地震应急救援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具有“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这里培养了一大批地球科学精英,做出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重大科研成果,极大地发展了我国的地质科学。
研究所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高级科研人员120余人,活跃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领域。
1978年以来,共有7位科学家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8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基金资助;3人入选国家“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4位科学家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14年研究所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成为地震系统首家入选的单位。2020年,研究所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并被首都精神文明办授予“2018-2020年首都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研究所具备完善的科学实验体系、科学探测体系、网络科技与模拟计算环境科技支撑条件。目前承担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百余项,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十余项,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地震和地质研究领域享有盛誉。
一、申请条件
1、申请人应具有在国内外知名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申请人的进站研究计划需与合作导师的科研课题或研究专长相关。
2、根据博管会的要求,为了鼓励人才流动,博采众长,我所培养的博士学位毕业生,不得进同一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原导师不得再成为博士后合作导师。
3、符合全国博管会文件规定的进站条件。
二、申请手续及提交材料
申请人须先与合作导师联系沟通,经合作导师确认同意后,参加进站答辩,并在答辩前提交以下纸质和电子材料(除注明者外,其它一式10份):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申请表(网页下方下载附件)
2.个人简历。
包括个人履历、博士论文和所从事科研工作简介、主要学术成果、本人特长、对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设想、已发表论文和著作目录等。
3.两位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研究员,含本人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4.博士学位论文、学术著作、已发表的主要论文复印件(各1份);
5.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盖章或学位授予单位盖章或学位部门的证明(1份);
6.答辩委员会对博士论文的评语(盖章)、获奖证书复印件(盖章);
7.我所指定医院的体检合格证明(1份);
8.综合鉴定(政治表现、科研能力、协作精神等),博士毕业学校所在院系党委盖章。
9.《中华人民共和国使领馆教育部门的推荐意见》(只限国外留学人员提交)
三、申请时间
我所常年面向国内外招收博士后。
2022年我所博士后申请工作集中受理时间为:4月、7月、11月
4月申请时间截止到2022年4月20日
7月申请时间截止到2022年7月11日
11月申请时间截止到2022年11月23日
请在上述日期前寄送纸质材料。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甲1号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人才资源部(博士后流动站)。
四、选拔原则
结合我所年度博士后合作研究计划,实行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由所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答辩评审,严格审核申请者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对申请者的思想品德和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本年度博士后合作研究人员。答辩时间是10分钟,8分钟陈述自我简历、科研成果和进站后的研究设想,2分钟由答辩委员会提问。
五、博士后在站期间相关待遇
博士后研究人员享受我所在职职工的待遇,其人事、组织关系纳入研究所人事管理,工资待遇按国家和研究所的有关规定执行,工资约20万/年(含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等),另额外提供科研成果等绩效;
研究所为博士后人员提供一定数量的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不少于3万/年;
博士后研究人员入站后,可申请我所设立的所长基金专项中的博士后项目,用于支持博士后期间的研究工作;
研究所鼓励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申请国家自然基金、博士后基金;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及短期健康和意外保险,研究所协助解决博士后在站人员的子女入托,解决博士后人员的后顾之忧;
博士后依法享受法定节假日等假期以及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工会活动等;
为博士后提供品类丰富、营养均衡搭配的早、午、晚自助餐等。
出站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由研究所优先录用。
六、答辩时间
以我所具体通知时间为准。
七、博士后管理
接收:我所根据博士后申请人员的综合考察结果,按有关规定报送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核准后,最后确定进站人员。
在站考核:根据我所博士后工作管理规定,在站期间的博士后要参加我所组织的考核。
出站:博士后进站第23个月后可做出站报告,并按照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办理出站手续。
八、其他事宜
欢迎加入2022年博士后群,群号887974299,进行交流和咨询!
联系电话:010-62009079
联系人:董老师 吴老师
E-mail: jy@ies.ac.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甲1号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人才资源部
邮政编码:100029
网址:http://www.eq-igl.ac.cn
附件:2022年招收博士后的合作导师及合作研究方向
2022年招收博士后的合作导师及合作研究方向
序号 | 合作导师 | 合作研究方向 | 拟招人数 |
1 | 陈 杰 研究员 | 新构造、活动构造与地表过程 | 1 |
2 | 陈建业 研究员 | 实验地震学及诱发地震机理 | 2 |
3 | 甘卫军 研究员 | 1.GPS地壳形变与构造运动2.地球动力学与有限元数值模拟3. 活动断裂亚失稳信号的GPS观测与识别 | 1-2 |
4 | 何宏林 研究员 | 1.活动构造与活动断层2.数值构造地貌学3.GIS在活动构造中的应用 | 1 |
5 | 李传友 研究员 |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 | 1 |
6 | 李 涛 研究员 | 新构造与活动构造 | 1 |
7 | 鲁人齐 研究员 | 1.构造解析2.三维建模3.活动断层探测 | 2 |
8 | 任治坤 研究员 | 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 | 1-2 |
9 | 单新建 研究员 | 1.地壳形变与动力学数值模拟2.多物理场立体观测与数值模拟 | 1 |
10 | 王丽凤 研究员 | 1.构造物理实验2.数值模拟 | 1 |
11 | 韦 伟 研究员 | 1.中国东北火山深部结构和动力学2.俯冲带结构、各向异性及动力学3.余震精定位和震源区高精度成像 | 1 |
12 | 袁仁茂 研究员 | 地震滑坡 | 1 |
13 | 张会平 研究员 | 1.构造地貌及年代学 2.深度学习与地貌填图3.地震活动性数值模拟 | 1-2 |
14 | 周永胜 研究员 | 构造物理实验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