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兴朋,男,1988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物理学专业,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博士学位,2016-2021年于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至今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地震波传播和成像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地震波全波形反演理论方法;(2)最优传输理论及其在地震学中的应用;(3)岩石圈和上地幔高分辨率成像;(4)中国大陆强震孕育和火山演化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GRL, Science Bulletin, SRL,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Scientific Reports,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地球物理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电话010-62009311; Email: dongxp@ies.ac.cn
范佳伟,男,1987年生,理学博士,副研究员。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资源勘查工程(能源)专业,201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纪地质学专业。2017年至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博士后出站后,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与年代学实验室,2020年任副研究员职务。
主持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41篇,其中第一作者国际SCI论文13篇,分别发表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等刊物上。2017年获得第五届刘东生地球科学奖学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湖泊沉积与古地震、湖泊沉积与全球变化、树木年轮与古地震。
(1)通过构造断陷湖泊沉积岩芯的年代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环境磁学和生物学等指标分析,结合现代过程调查,并与区域古气候、古环境记录以及历史和器测地震记录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地质历史时期、尤其是全新世时段的构造活动和气候演变历史;
(2)通过构造活跃区树木年轮的宽度、细胞结构和稳定同位素分析,并与区域树轮气候记录进行对比研究,揭示晚全新世年分辨率的连续地震事件历史。
电话:010-62009015;E-mail:jwfan@ies.ac.cn
龚文瑜,博士,副研究员。2006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2009年硕士毕业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2014年于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UAF), USA获得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于Geophysical Institute, UAF,USA 任职博士后研究员。2011年分别在美国USGS Cascades Volcano Observatory 和德国宇航局(DLR)开展研究访问。2016年至今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长期从事卫星雷达干涉(InSAR)技术以及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星载InSAR技术研究,包括误差分析改正算法技术,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大地形变测量监测与多源形变信号的分析分离技术等;(2)基于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地壳形变与动力学定量研究;(3)InSAR在滑坡、冻土等其他地质灾害的定量应用研究。欢迎有测绘遥感、GIS或者地球物理等背景专业的学生报考。
Email: gwenyu@ies.ac.cn
郭鹏,男,1989年,博士,副研究员。2013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16年和2019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别获构造地质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作为科考队员参加过2018.9.28印度尼西亚帕鲁Mw7.5级地震和2021.5.22青海玛多M7.4级地震科学考察。
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所长基金项目和科技服务项目(活动断层探查、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作为第一作者和共同一作在JGR、Tectonics、GRL、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Lithosphere等期刊上发表8篇SCI论文、2篇EI论文;参与出版一本专著《稳定大陆地震构造》。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地震地质与地震危险性研究;研究方向包括:(1)断裂变形样式与活动性,(2)大震构造复杂性与深浅部构造特征,(3)发震构造与潜在震源判别技术;研究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带。
电话:18813111575;E-mail:guopengpoli@163.com
哈广浩,男,1990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长安大学,获资源勘察工程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获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与地震地质相关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专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等项目;发表期刊论文10余篇。
研究方向为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地震地质等。近年来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内部及周缘活动断裂的研究工作。
电话:010-62009078;Email:haguanghao@163.com
郝重涛,女,1965年生,博士,研究员。1988 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地震地质专业,1991年和2007 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别获得地震地质学专业硕士学位和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今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深部构造研究室。
承担的主要项目有:(1)东北缘壳幔结构的高分率地球物理探测。(2)斜界面多次波时距解析研究。(3)任意空间取向上地慢橄榄岩层SKS分裂图案理论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地震各向异性及地震波传播与模拟。
E-mail: haoct@ies.ac.cn; 电话:010-62009062
胡钢,男,1982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2017年7月至今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与年代实验室。
目前主持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等项目共3项,科技服务项目3项。迄今为止已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eomorphology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3篇。主要研究方向:光释光测年、河流地貌、构造地貌、古灾害、环境考古。目前探索研究:1、三门古湖演化与黄河贯通;2、藏东南冰湖堰塞-溃决灾害过程;3、加查峡谷河流下切与南北裂谷发育;4、金沙江石鼓段堰塞-溃决洪水过程及其对古人类影响;4、从青藏高原到孟加拉扇:沉积物释光信号指示物质循环;5、冰碛物侵蚀指示青藏高原长期构造作用。
电话:18210234628;E-mail:hugang@ies.ac.cn
李安,男,1983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3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13-2020年就职于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原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8年至2019年,任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访问学者。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及古地震的基础理论与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研究,现阶段关注于新疆地区的活动构造研究、川滇藏地区水电站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和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10余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中国地震局2021年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一等奖一次。
目前在研项目:(1)西准噶尔地区托里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2)西准噶尔阿拉湖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及其指示的块体运动;(3)西藏增期抽水蓄能电站、左贡塔隆抽水蓄能电站、玉曲河碧土水电站、澜沧江邦多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电话:010-62009127,Email:lian@ies.ac.cn
李正芳,女,1981年生,副研究员。2006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资源环境与工程勘察专业;200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第四纪地质学专业; 2013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 2013年7月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强震构造与地震危险性研究室工作。
主持完成和在研的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研发、地震行业专项和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三项,并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专项以及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同时主持和参加的科技服务类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8篇,并与项目组成员一起获得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为:1)主要从事强震发震构造的鉴别、地震危险性分析方面的研究。2)从事潜在震源区划分及地震区划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电话:010-62009009;E-mail:lizhengfang07@163.com
刘琼颖,女,理学博士,副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专业;201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基于温度观测的地下流体运移特征分析、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及岩石圈热结构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4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在Tectonics、Journal of Hydrology、Hydrological Processes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1篇。
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1. 基于多深度温度信息获取地震引起的流体响应特征;2. 断层亚失稳阶段流体响应的实验研究与野外观测;3. 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热状态。
E-mail: liuqiongying@ies.ac.cn;电话:010-62009089。
孙浩越,男,1986年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专业,2015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活动构造体系调查”地震科技创新团队(2021年)核心成员,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研究”地震科技创新团队(2019年)研究骨干。现为国际构造地质学和构造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ructural Geology & Tectonics, IASGT)会员,担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秘书。
主要研究方向为活动构造,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及周缘活动断裂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中央级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和四川省活断层普查子项目,并在断裂活动性和破裂行为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并先后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开展科学理论研究的同时,始终以防震减灾为使命,开展了兰新铁路、滇藏铁路等国家战略和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Email:sunhaoyue@ies.ac.cn;电话:01062009032
陶玮,女,1971年生,博士,研究员。199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至今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壳形变研究室,于2010年赴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访学一年。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1项。曾主持完成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以及地震基金项目等。在国内外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一直从事地震动力学的数值模拟研究,探索了断层几何和断层物性对强震的影响、孔弹耦合机制主导的诱发\触发地震过程。近几年研究方向包括:(1)工业活动诱发地震模拟研究。(2)青藏高原东缘强震机理及变形分配模拟研究。(3)地震动力学有限元模拟技术及反演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电话:13501076846;E-mail:taowei@ies.ac.cn 欢迎对数值模拟方法感兴趣、有志于探索地震物理机制奥秘的同学来报考。
魏本勇,男,1982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获得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2019-2020年,美国田纳西大学(Department of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Tennessee)访问学者。2010年7月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与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室工作,主要从事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救援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专题1项,中国地震局应急司项目4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项。已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3篇,EI论文5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出版灾害教育科普著作2部;参与制定中国地震学会团体标准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团体标准各1项。获得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次;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工作优秀奖1次。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应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科普中国”专家、中国地震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专家成员、《地震科学进展》青年编委。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 地震灾害人员埋压风险评估与救援策略研究;2. 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感知与响应研究;3. 社区震害应急疏散转移与安置研究;4. 家庭灾害韧性与灾后恢复研究。
电话:010-62009090;E-mail: bywei1982@ies.ac.cn
魏传义,男,1990年生,理学博士,副研究员。2013-2019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博连读,获得博士学位;于2017-2018年赴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索邦大学进行地质年代学联合培养;2019-202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构造地质学方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博士后出站后,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与年代学实验室。
主持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项目5项,重点参与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长江计划”等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9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7篇(10篇SCI),分别发表在研究方向的主流刊物Quaternary Geochronology, American Mineralogist、Quaternary International、Geochronometria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第四纪年代学与地表过程,具体分为:
(1) ESR法测年在构造地貌、活动构造和海洋科学研究中的探讨和应用
(2) 石英ESR法物源示踪在河流沉积物源及海洋沉积物源示踪研究中的探讨及应用
(3) 以上新世-更新世覆盖区和露头区的河-湖相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来探索晚新生代沉积物石英ESR法测年的可靠性及石英Al心和Ti-Li心ESR法测年的下限
电话:010-62009077;E-mail:chuanyiwei@ies.ac.cn
吴果,男,1988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1年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资源勘察工程专业,2014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201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
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或专题20余项,其中包括核电、水电、铁路、油气管线等重大工程项目多项。主持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目前发表论文8余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篇,部分发表在《Landslides》、《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地震地质》、《地球科学》 等权威期刊上。
目前主要从事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分析方向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融合多类型地学数据的地震活动水平分析技术;(2)多源地学数据在断层大震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3)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方法在重大工程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电话:010-62009143;E-mail:wgfirst@foxmail.com
姚路,男,1986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2016年12月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荷兰乌德勒支大学(2017.10至2017.11)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2018.12至2019.12)开展合作研究。现任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断层在原位温压条件下的低速至高速摩擦性质、断层动态弱化机制及其对地震物理过程的影响、诱发地震物理机制等,涉及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近年来率先在国际上开展水热条件下断层中-高速摩擦性质的研究。至今共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专题负责人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另负责多项所级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指导学生)的代表性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ology、EPSL、JGR、GRL、Tectonophysics、地球物理学报等中外知名期刊,部分成果发表时以期刊研究焦点或亮点文章的形式获得了同行的积极点评和关注。
目前在研的项目主要包括:(1)位移量和滑动历史对断层摩擦滑动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2)川滇地区断裂带岩石物性、摩擦参数与力学机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专题负责人);(3)基于摩擦/流变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断层动态弱化效应及其对地震破裂传播的影响(所长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4)诱发地震成核机制与动态失稳过程的实验研究(国重自主课题项目,负责人)。
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断层力学与地震物理机制;构造物理实验;诱发地震机制。
培养研究生情况:已指导硕士生2名,协助指导博士生2名、硕士生1名。
Email:luyao@ies.ac.cn;电话:010-62009122
俞晶星,男,1987年生,副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和2016年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开展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Philip England和Richard Walker;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任研究助理,合作导师:李盛华。长期从事新生代构造变形、活动构造和地震地质等方面研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资助,并主持和参加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地震行业专项和所长基金等项目。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4篇,EI论文32篇,CSCD核心期刊论文20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1篇,发表在《Geology》、《JGR-Solid Earth》、《Tectonics》等杂志上。热忱欢迎对构造地质学和地震地质科学感兴趣的学子报考!
电话:15201355645,E-mail: jingxingyu@ies.ac.cn
袁兆德,1986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系;2012年和2018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别获得构造地质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2-2018年在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从事地震安评工作,2018年9月调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活动构造和古地震研究。从2013年起开展阿尔金断裂中段的古地震研究工作,开挖了多个巨型探槽(深达~13m),通过分析高分辨率强韵律沉积地层的变形和震后沉积响应,获得了阿尔金断裂多个段落的长序列古地震记录,为揭示大型走滑断裂的强震时空分布特征和发震机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目前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川滇地区、阿尔金地区、帕米尔地区等。先后主持了地震局星火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所长基金、活动断裂填图项目、重点研发项目专题等课题7项。在EPSL、中国科学地球科学、Geomorphology、地震地质、GRL等国内外期刊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5篇。近几年研究方向:(1)大型走滑断裂带和逆冲断裂的古地震研究;(2)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精细调查;(3)北京平原区浅隐伏活动断裂活动性研究。
电话:13581661514;E-mail:yuanzhaode@ies.ac.cn
张克亮,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绘工程专业, 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地球动力学博士学位,2013年地质所博士后出站留所,2018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访学一年。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和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1)现今地壳应变分配模式;(2)断层应变积累动态变化识别与反演;(3)基于GRACE、GLDAS多源数据改正的瞬时变形过程的识别与提取。研究区在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北缘和西南天山帕米尔地区。
电话:010-62009661,E-mail:klzhang@ies.ac.cn
张雷,男,1985年生,博士,副研究员。200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7月起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实验室;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作为访问学者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开展地震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两方面:(1)高温高压条件下断层岩石的摩擦实验研究;(2)地震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工作。目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在J. Geophys. Res.、Marine Geology和Tectonophysics,地球物理学报等期刊上的SCI论文10 篇。目前主持的研究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压流体对于断层岩石摩擦特性及水岩反应的控制作用,在研;
2)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川滇地区活动断裂三维公共模型与大震危险性研究,子专题断层岩石低速摩擦强度、滑动稳定性和断层愈合作用,在研。
3) 所长基金项目:鲜水河断裂带地震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在研;
4) 自主研发课题:地震成核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在研;
5)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新疆—中亚陆内俯冲带大震源区识别与危险区判定,子专题大型低角度逆断裂带复杂几何结构对地震破裂行为的控制作用,在研;
电话:010-62009010;E-mail:zhanglei@ies.ac.cn
张竹琪,男,1980年生,理学博士,副研究员。2001年和200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大学,分别获得应用地球物理学学士和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先后赴美国伍兹霍尔研究所、伦斯勒理工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等科研机构交流访问。
主要研究方向:(1)地壳形变模拟与地球动力学;(2)强震中-长期概率预测。 欢迎有志于地震动力学和地震预测研究的学生报考。
电话:010-62009286;E-mail:zhangzq@ies.ac.cn
郑德文,男,2001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入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与年代学实验室,一直从事构造热年代学的学习和研究工作(Ar/Ar、裂变径迹、U-Th/He、21Ne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以及仪器设备的升级改造。期间,在张培震院士带领下,从事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活动的低温热年代学研究,揭示了其隆升和扩展过程,这一成果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实验方法方面,和研究生们一起,改进了裂变径迹测试技术,建立了硫酸盐风化矿物的39Ar/40Ar法测试流程,探索了洋中脊玄武岩Ar/Ar测年流程,改进了磷灰石和锆石的U-Th/He以及21Ne宇宙成因核素测年的实验流程。围绕构造、气候对地貌的影响发表SCI论文129篇,SCI总引用率5000余次。
研究方向:1)新生代构造;2)低温热年代学;3)新生代构造、气候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联系方式:zhengdewen@ies.c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