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海啸伤害及救治 海啸是海底地震或海底火山爆发引起的水体振动。在太平洋深水区,海啸的传播速度为每小时500英里。海啸呈现的形式是一系列的水波,间隔15分钟至1小时以上,其中第3至第8个波是最大的。一般情况下,第1个波类似巨浪,袭上岸可带来许多海鱼,景观也很壮观,人们往往对此景观着迷,错误地走向岸边,而不是向相反方向撤离,因此,当海啸巨波再次涌来时已来不及躲避,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沿岸居民发现海面显著下降或巨浪袭来时,应尽快撤离。一旦落水,应尽可能寻找漂浮物,同时又要设法避开其他漂浮物,以防被撞击。落水者应尽可能保存身体能量,采取仰卧位,尽量减少动作,能浮于水面即可,不要举手或挣扎,举手反致人体下沉。如水温很低,不可脱衣,除为接近高处、船只、救生人员或抓靠物体外,不要游泳,以防体温迅速散失。 如炎热气候下落水者干渴时,切不可饮海水,海水不但不解渴,反致人出现幻觉、神经失常甚至死亡。落水者应尽可能靠拢在一起,以便互相鼓励、互救及易于被发现。互救时要防止溺水者紧抱缠身,如被紧抱应放手自沉,使溺者离开,再救。长时间海水浸泡使人体温下降,因此落水者被救后,应尽快将其放入40℃左右的温水中,使全身被温水浸泡而迅速复温,不要采用局部加热或按摩的办法,更不能给落水者喝酒,那样只会使体温散失更快。 给落水者喝热糖水,能增加体内热量。对于溺水者,应清除口鼻内杂物,将其腹部置于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按压背部,将水倒出。如呼吸停止,应作人工呼吸。如心跳停止,则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同时进行,不能只急于控水。人工呼吸往往要作几小时,直至溺者自主呼吸和心脏功能恢复或出现尸斑确已死亡为止。落水者若有其他创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伤重者须急送医院。 8.地震海啸分两种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9.历史上大的海啸事件 日本有明海温泉岳海啸 1793年5月21日,九州岛发生强烈地震,诱发了约5.35亿立方米的土石,从温泉岳前山和主峰坠落入2700米以下的有明海湾,引起大海啸,高达10米的涌浪使海岸地带遭受破坏,死亡14920人。 中国台湾基隆海啸 1867年12月18日,基隆北部海域发生6级地震,基隆港内海水迅速从海湾内退出,形成空前的大退潮,并露出了海底,致使停泊在港湾内许多船只搁浅。然而,紧接着海水又以极快的速度涌入港内,凶猛的海水冲垮了海堤,迅速地涌向市区,造成许多民房被冲毁,数百人在这次灾难中丧生。 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海啸 1883年8月27日,爪哇岛西南角的喀拉喀托火山于当日10时突然爆发。火山灰云升入80.5公里高空,之后在岛上形成一个深约300多米的火山口,大量海水急剧灌进这个大坑,从而引起大海啸。海啸发出的响声,在相隔2000多公里的地区都能听到。这次海啸浪峰高达35米,在太平洋中急速奔驰,袭击了爪哇和苏门达腊,毁坏了大约300个村庄。海啸引起的海峰继续横渡印度洋,跨过大西洋,传至美国和法国海岸。仅用32小时就走过大约相当于地球赤道一半的路程。这次大海啸使36420人丧生。 日本东北河岸海啸 1896年6月15日上午,日本东北沿海的人们正在庆祝一年一度的男童节。数万青年男女聚集在海边的沙滩上唱歌跳舞,喜悦非常。中午时分,海滩上欢乐的人们突然感到大地在颤抖。尽管日本人对一天发生多次地震的现象习以为常,但海滩上的人多数还是迅速散开,跑到附近的山上躲避。他们在那里俯瞰大海,天空仍然昏暗一片,细雨沙沙地下着,但海面似乎很平静,根本没有出现惊涛骇浪的迹象。夕阳西下时,那美丽的落日景色使山上的人们欢呼起来,他们忘记了几小时前地震给他们带来的烦恼,涌下山去,继续在海滩上举行庆祝活动。晚8时20分,海啸突然向岸上袭来,海滩上5万多参加庆祝活动的人猝不及防。在日本沿海发生的15万次地震中,只有124次引起海啸,而且这些海啸造成的损失都不严重,但1896年6月15日这次海啸带来的却是恐怖、破坏和死亡。 海啸快要来临时,人们听见好似万炮齐鸣的隆隆声,接着传来一阵令人毛发倒竖的嘶嘶声;岸边的海水向海里退了几百米。接着,10-30米高的浪涛以500公里的时速冲入陆地160公里,横扫长达27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滩上的人们惊恐万状地逃向附近的山上,然而海啸跑到了他们前面,数以万计的人顿时被卷进海里。海啸以无坚不摧之势在陆地肆虐,所到之处,万物皆被涤荡一空。在遥远的神户沿海,第一阵海啸的尾部扫住了两艘轮船,使它们立即沉没,船上的178名船员全部丧生。在海啸主要经过的地区,一座座城镇、一个个村庄被海水吞没扫平。釜石市消失在波涛之中,这里的6557名居民中,4700人死于非命;4223座房屋中,只有143座部分残存。在釜石以北8公里的福塔志村,700村民中只100人幸存。在雅马达村,4200人中3000人遇难。在托尼村,1200人中就有1103人丧生。基参地区丧失了一座城镇、11个村庄,6000人淹死或被倒塌的房屋砸死。在岩手地区,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遇难或受伤。 在遭海啸袭击的地区,活下来的人逃离死神的方式千奇百怪,有的甚至有些荒唐。有一个地区,数百人被卷进海里后,又被抛到海湾对面的海滩,他们全部都活了下来。在居住着150个村民的本乡村,海啸卷走了绝大多数人,而到山顶庙去作古老游戏的几位老人却安然无恙。有几个人在三陆海滩被卷进海里后,又被海浪送上一座海岛,但他们身上连伤都没有。抱住木板或倒塌房屋木头的人大部分都幸存了下来。在久地,一位父亲让自己的6个孩子各抱一根椽子,结果有5个活了下来,而父亲却因没有椽子可抓被海啸冲得不知去向。在另一个地方,几十名父母跑上山去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山的最高处,当他们接着奔下山来营救别人的孩子时,全被大水淹死。在瓦什加麦镇,一个老兵听到隆隆的响声,以为是外敌从海上侵略自己的国家,急忙手持宝剑前去拼杀。后来他的尸体在离海岸几公里的地方被发现,浪涛"夺"走了他的宝剑,又“插”入了他的胸膛。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当海啸袭击陆地时,海里的几百条渔船却安然无恙。渔民们事后说,他们只感到船下有轻微的震动。但当这些渔船试图靠岸时,巨大的浪涛却把它们赶了回来。海啸袭击之后,270公里的海岸线上,到处一片狼藉。房屋有的相互压在一起,有的底朝天,有的成了一片废墟。在岸边的巨石下面和巨石之间,到处是淹死的人畜尸体。在磐梯山下的水坑中,人的尸体被可怕地分成几部分,胳膊、腿、头和身体的其他部分混在一起,浸泡在殷红色的血水中。在另一个地方,海啸把遇难者的肌肉剥光,只剩白骨;有的尸体的双眼被挤出体外,好像受了重压一样;有的尸体被相反的力量分成两半;有的尸体好像扔进开水锅里煮过;有的尸体满身血痕,好像受过石块或铁棍的打击。 短短5分钟的海啸夺走了2.8万人的生命。如果参加庆祝的人在山上不下来,决不会有这么严重的伤亡。几个月之后,美国地质学教授约翰·米尔恩指出,在日本东北沿海附近海域8.8公里深处,有一大片海底塌陷,造成了这次危害极大的海啸。 美国阿拉斯加理查湾大海啸 美国阿拉斯加南端太平洋东岸的理查湾是一个纵深不过11公里,最大宽度32公里的小海湾。1958年7月9日晚10时,该处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海啸,巨浪高达525米。理查湾一带几乎荒无人烟,当时仅有3只小型拖网渔船停泊在那儿,其中圣玛号船遭到灭顶之灾,整个船沉没,船上人全部遇难;另一只船埃德利号,被巨浪挟持,越过海岸,抛到陡峭的海崖上,此时巨浪冲击高度达240米,然后小船又被巨大的波浪拖回海湾,船被保存,船上两人幸免于死;第3只巴加号渔船,就像一片树叶被巨浪抛向堤坝上空,据船上目睹者描述,"小船被抛起的高度,至少超过25米。当时,我们的小船在巨浪的波峰上,船尾在前,径直朝下,猛烈地跌落下来,简直像演一场空中飞舟杂技,令人心惊胆?quot;。巨浪把这条船抛到岸上,船底被障碍物撞穿,这只不幸的小船立即沉没在浪涛中。船上的两人靠一只小小的救生艇,在浪涛中挣扎两个多小时,最后被一条渔船救了出来。海啸所到之处,茂密的树林,肥厚的草丛和土壤,被一扫而光。大地表面由此变得光秃,显得十分凄凉,就连合抱的参天大树也被从根部扭断。大量折断树木在浪涛冲击下互相碰撞,变成没有树皮的光溜溜的圆木,密密麻麻地拥挤着,漂浮在海面上,大约5公里长,300-400米宽,其景象实为壮观。这次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啸,是由于理查湾深处的弗亚维匝断层在7月9日晚10时左右突然发生运动,诱发海湾端头的悬崖发生山崩,大量岩块迅猛扑落到海中而引起的。 智利大海啸 1960年5月22日,15时12分智利中部的太平洋沿岸发生8.6级强烈地震,造成海底下降,从而引起大海啸。海浪高达25米,近乎垂直的水墙冲向岸上,紧接着又退回大海,这样进退反复几次,卷走了沿海地区无数房屋,摧毁了码头,轮船被海浪推到陆地搁浅,1000人死亡。与此同时,海浪以每小时650公里速度横跨太平洋。据记录,海浪到达各地高度分别是:在夏威夷群岛10.5米,大洋洲6-9米,日本和前苏联6.5米,美国3.5米,阿留申群岛3米,新西兰2米,太平洋其它地区1-1.5米。这是近年记录比较完整的一次大海啸,也是世界上由于海底急剧下降,引起危害最大的一次海啸。当海啸巨浪经15小时抵达夏威夷群岛西岸的黑罗港时,尽管当地已提前5小时接到海啸警报,但10米高的巨浪仍使市区遭受很大损失,冲垮了防波堤,约2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没,黑罗港大片市区几乎全部被毁。汽车、房屋、机器成了一堆破烂,造成61人死亡,282人受伤。海浪继续向西推进约8小时,到达远离智利1.5万公里的日本,巨浪冲刷本州和北海道的太平洋沿岸,破坏了海港和码头设施。在岩手县,海浪把大渔船推上高出海平面2.4米以上的码头,跌落在离海46米陆地的房屋断垣残壁间。仅三陆沿岸一带,就死亡119人,下落不明者20人,冲走、毁坏房屋几百户,造成2830户人家流离失所。全日本共有800人因这次海啸遇难,15万人无家可归。在前苏联堪察加,该地有记录以来,第一次受南半球由地震所引起海啸的影响。 这次大海啸使浩瀚的太平洋水域,受到强烈的扰动,直到一周后还没有恢复平静。可见这次
海啸波及面之广、危害之大,实属罕见。 美国阿拉斯加瓦尔迪兹港湾大海啸 1964年3月28日,美国阿拉斯加南部的瓦尔迪兹港湾发生大海啸,港湾内海啸波高达30多米。到湾顶端其波峰倒卷时,巨浪高达50多米。到达科迪亚克岛时为20多米。引起这次海啸的原因,是3月27日傍晚,阿拉斯加大断层活动产生的8.4级大地震。这是北美洲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造成海岸线变动和大面积海底运动,从而引发了这次大海啸。阿拉斯加受灾最重,130余人丧生,财产损失约5.4亿美元。海啸波及到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夏威夷和日本,直至南极,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小镇,在9米浪高的袭击下,几乎全部摧毁。 菲律宾海啸 1976年8月17日0时13分,菲律宾群岛南部棉兰老岛以南的苏拉威西海中,发生8级强烈地震。这是菲律宾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由此引起了该岛南部沿海地区猛烈的海啸。5米多高的海浪席卷上岸,冲垮了几百栋建筑物,正睡熟的人们被海水卷走,死者中有许多是儿童。这次海啸发生一周后(即8月22日),菲律宾官方宣布,在南部的这次地震和海啸中,已证实死亡4000人,失踪4000人,无家可归者达17万人之多,损失小渔船4000只。 希腊塞萨洛尼基海啸 又称萨洛尼卡海啸。1978年6月20日1时5分塞萨洛尼基发生6.8级地震,引起海啸。近6米高的海浪冲击到南斯拉夫的亚得里亚海岸,把一些渔船卷上海岛,许多房屋被淹,造成几百万美元的财产损失。海啸波及到地中海东部地区,使得8名黎巴嫩游泳者被海浪卷走而丧生。 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海啸 1992年12月12日5时29分,该地由于发生6.8级强烈地震而引起海啸。高达25米的海浪,侵入陆地达300米远,摧毁了港口和滨海区,沿海岸地区所有村庄全部被冲毁。这次海啸使该岛1584人丧生,500人受伤。与此同时,海啸还袭击了毛梅曾镇海湾的4个岛屿,共有763人被海浪卷走。这些岛屿全遭海水淹没,只有人口最稠密的巴比岛上一间回教庙的顶部露出水面。 日本北海道大海啸 1993年7月12日晚10时17分,北海道西南海岸发生7.8级大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啸,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向四周推进,袭击了北海道及本州岛沿岸,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是距北海道本土20公里的奥尻岛。地震发生后仅5分钟,海啸就在避暑胜地奥尻岛登陆,海浪高达10米,在藻内地区海浪最高竟达30.5米,创本世纪地震海啸的最高纪录。在该岛南部青苗地区居民,还来不及逃离现场,凶猛的海水越过防波堤扑面而来。据目击者回忆说,海啸形成的巨浪"就像一扇巨大的黑色屏风压了过来",无情地将人们、房屋和汽车一并吞噬。当海啸退后,近海到处都漂浮着房屋的椽、梁和家具什物。海上巡逻艇在14日晚寻找到13具尸体,其中最远的已漂到距海岸27公里的地方。该岛230多栋民房被海水卷得一无踪影,渔船被冲上了岸。据16日统计,由于这次地震及震后的海啸、火灾而造成146人死亡,117人失踪。海啸引起的海峰,波及到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韩国就有约60只渔船遭沉没,11只渔船被毁坏。灾害发生后,日本政府立即成立了由21个省厅联合组成的"非常灾害对策总部",首相当即中断原定的竞选演说日程,飞赴灾区视察。事后据日本气象厅报告,由于该地区没有列为地震监测和研究特定地区,当这次大地震发生时,事先根本没有任何预兆和预测数据。另外,受灾地区没有设置牢固的防波堤,并把民房建在离海岸很近的地方。因此,尽管地震后5分钟海啸警报声四起,但人们还是来不及逃离,而被无情的巨浪吞没,酿成北海道如此大的灾难。 10.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UTC时间00:58:55 ( 雅加达,曼谷当地时间07:58:55)。震央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当地地震局测量到的强度为6.8级,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量度到的强度则为里氏(芮氏, 黎克特制) 8.5至8.7级。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级和9.0级。这是自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强度第四的地震。有数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的海啸高达十多米(33英尺)。 这次地震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造成巨大伤亡,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的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旺等岛国。印度接近一万人死亡、斯里兰卡有接近二万人死亡。印度尼西亚死亡人数可能超过4万人,伤者可能达3万。 11.印尼大地震海啸灾害特别严重的原因 a、地震震级大,震源浅 本次地震震级达8.7级,属于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在澳大利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两大全球构造板块的交界处。地震区内,印度板块,相对缅甸板块,以6厘米/年速度向西北方向运动,在巽他海槽斜向俯冲收敛。印度板块向缅甸板块下,长期俯冲,积累了巨大的应力和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壳剧烈震动。又由于震源浅(仅10公里),对海水的扰动强烈,引发巨大的海啸。 b、受灾地区没有建立海啸警报系统,缺乏预警机制 印度洋海域国家均未建立海啸警报系统,缺乏预警机制,当大地震引发海啸时,当地政府和人民在没有任何防备和避难知识的情况下,遭受了“灭顶”之灾。而太平洋海域的许多国家,为了预防海啸,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成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海洋学委员会组成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协调组”,对海啸警报系统业务开展协调工作,曾进行过一些成功的海啸预警,使人员的伤亡大大减少。 c、受灾地区对遭受地震海啸的潜在危险性估计不足 尽管此次地震海啸受灾国家历史上也有地震海啸记载,但对如此大的灾难估计不足,也没能与国际海啸研究机构和有预警能力的国家开展积极的合作。 d、受灾地区社会防灾准备不够 一些受灾地区经济不发达,沿岸建筑缺少相应的抗海啸措施,海边的一些旅游、度假等公共建筑,缺乏防浪、避险设施,事先没有很好的防灾准备。再加上交通、通讯等设施落后,灾难发生后,受灾情况不能及时获得,延误了灾后救援工作,客观上加重了灾害程度。 e、受灾地区正值旅游旺季,防灾意识弱 本次地震海啸发生在本年度的圣诞节,是受灾地区的旅游旺季,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云集海边,宾馆的入住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游客处于放松休闲状态,当地人们忙于接待,防灾意识极低。 |